剛剛在一位朋友的牆上看到一張圖13116329_1092979250769423_9213982819962479859_o.jpg

出處是葉勝雄醫師的育兒發燒經 。

其實不管是不是真的寶寶,手腳冷都代表同一個意思。這在西醫的體系中是不當一回事的。可是在中醫的體系中是有含意的。

讓我們看一下桂林古本

【11.58】 凡厥者,陰陽氣不相順接,便為厥。厥者,手足逆冷是也

所以手腳冷不代表身體冷,而是陰陽氣不相順接。陰陽氣不相順接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?

【14.74】 師曰:寸口脈遲而濇,遲則為寒,濇為血不足;趺陽脈微而遲,微則為氣,遲則為寒。胃氣不足,則手足逆冷

胃氣不足該怎麼辦呢?

這其實是個大哉問。因為治療的方法跟你這個人現在的身體狀況有很大的關連。一般人通常只要吃點甘草乾薑湯(炙草薑茶)搭配吃點熱粥(米漿粥)大概就回復了。生病的人就要隨證處方了。一整本傷寒論跟手足厥有關的條文甚多。這還要看你的問題出在哪裡,才知道要吃什麼藥方。所以有小朋友喝喝粥再吃吃炙草薑茶,胃口就變好了。這在我看來,一點都不意外啊。

講到炙草薑茶。有一些小朋友,稍微動一動就很容易流汗。家長還很高興。想說小孩子的新陳代謝很好。這其實是陽氣衰微的象徵。多喝點炙草薑茶,會有幫助。只是這些家長大概都會寵小孩讓他喝很多冰飲,這其實都是年紀大了身體就會來討債。在此就不多做解釋了 。

【14.59】 問曰:病者苦水,面目身體皆腫,四肢亦腫,小便不利,脈之,不言水,反言胸中痛,氣上衝咽,狀如炙肉,當微咳喘,審如師言,其脈何類?師曰:寸口脈沉而緊,沉為水,緊為寒,沉緊相搏,結在關元。始時尚微,年盛不覺。陽衰之後,榮衛相干,陽損陰盛,結寒微動,腎氣上衝,咽喉塞噎,脇下急痛,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,沉緊不去,其病不除;復重吐之,胃家虛煩,咽燥欲飲水,小便不利,水穀不化,面目手足浮腫;又與葶藶下水,當時如小差,食飲過度,腫復如前,胸脇苦痛,象若奔豚,其水揚溢,則咳喘逆。當先攻其衝氣令止,乃治其咳,咳止,喘自差。先治新病,水當在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ngle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